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:金錯刀(ID:ijincuodao)作者: 金錯刀頻道
永煤控股10億短融的意外違約,讓整個公司債市場陷入了一場信任危機。
上週,紫光集團存續債券全線暴跌超過30%,百元面值的債券到上週五收盤僅剩十幾塊錢,而清華控股公司債盤中跌幅一度超30%。
而電商巨頭蘇寧易購發行的多隻債券也被波及,一時間,唱衰蘇寧的聲音一擁而上。
11月12日晚間,蘇寧易購發佈公告稱,使用10億元自有資金對公司發行的債券進行購回,在短時間內連續大手筆宣佈回售及購回債券,穩定市場信心。
這在刀哥印象中,非常少見。
今年正好是蘇寧成立的第30年,從南京市寧海路的一家空調專營店起步,30年後,蘇寧已經坐擁一個龐大的零售業集羣,年營收超過2600億元。
1990年12月26日,蘇寧創建於南京寧海路,率先開展了家電產品的專業化經營
蘇寧值得持續被看好嗎?
看完這篇文章,也許你能找到一些答案。
規模之最:蘇寧的增長保險
互聯網思維講究數據拷問,既然用數字來質疑,就要用數字來回答。
最新財報顯示,今年三季度,蘇寧易購實現歸母淨利潤7.14億元。 1-9月,蘇寧易購實現商品銷售規模2937.41億元,其中開放平台商品交易規模同比增長56.83%。前三季度累計新開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2432家,實現銷售規模同比增長77.5%。
今年雙十一期間,蘇寧易購百億補貼覆蓋線上線下,也補得讓人服服帖帖。
數據顯示,雙十一期間蘇寧易購線上訂單量增長75%,直播帶貨總GMV超8億,家樂福到家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420%,7000家蘇寧縣鎮店雙11當天銷售增長150%。
由於疫情,今年用户對大件商品的消費需求下降,但在優勢品類中,蘇寧守住了領頭羊的位置。
另外,伴隨蘇寧在日用百貨等多SKU上的發力,今年前三季度,蘇寧易購開放平台的商品交易規模達到了820.66億元,同比增長56.83%,其中非電器類商户佔比接近90%。
截止今年9月30日,蘇寧易購的註冊會員數達到6.23億,同比增長32.55%。蘇寧新開2432家零售雲加盟店,總數達到6588家,銷售規模同比增長77.5%。
另外,更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的英雄聯盟S10總決賽和雙十一撞個正着,在這期間,蘇寧戰隊累計登上微博熱搜33次,閲讀量近百億。
雖然首度殺入決賽的SN戰隊沒能最終奪魁,但SN在晉級征戰上的每一次勝利、解説員每一次口播的“蘇寧戰隊”,都會給蘇寧易購App的下載量帶來實打實的暴增。
僅看iPhone的數據,在SN贏下每一場比賽的晚上,蘇寧易購App的下載量都會呈上漲趨勢。
尤其在進入決賽的10月25日,蘇寧易購App下載量遠超平均下載量且為當月最高。
電競粉絲平均年齡為25歲,這個羣體同時也是購買力極其旺盛的人羣。數據的增長説明了,蘇寧通過電競+電商的模式,最終導向場景零售的全服務,錢並沒有白燒,而是開始產生正向效應。
可見,蘇寧業績正在回暖。
零售之最:再造線下,跳出流量爭奪陷阱
蘇寧的第二宗“最”來自於對線下的再造。
其實,從2017年開始,新零售線下的較勁兒就已經悄悄開始。阿里推出盒馬鮮生,京東推出7-Fresh落地,面向下沉市場開出京東便利店,就連騰訊業入股永輝超市。
蘇寧創始人張近東也早就做出判斷,"未來零售不獨在線下,也不只在線上,而一定是要線上線下完美融合"。
就在剛剛過去的雙11,聚划算、京東等平台都先後打出了百億補貼這張牌,但蘇寧易購的百億補貼,率先走進了線下市場,更狠的是,甚至蘇寧的貴就賠、延保服務,都直接覆蓋到縣鎮用户。
蘇寧的這個動作,不僅僅是對線下足夠重視就能做到的,需要的是從底層改造傳統零售的能力,而蘇寧的底氣來源於兩點:
一是搞定下沉市場。
2017年蘇寧啓動零售雲創新時,張近東就強調過:“現在靠單打獨鬥打天下肯定不行,靠吃苦耐勞、激情也不行,要靠技術還有資本。我們要走專業化道路。”
只用了三年,蘇寧零售雲在全國縣鎮市場累計服務用户數量已經突破2億,全國門店數達到7000家
——正是這7000家蘇寧縣鎮門店,在雙11當天的銷售額增長幅度高達150%。
去年收購家樂福中國後,CEO田睿就曾表示,“蘇寧優勢在於流量,但是缺商品,家樂福供應鏈強大,但是缺流量” 。
如今,蘇寧接手後的家樂福,升級自主收銀系統、接入蘇寧易購App、蘇寧小店App及蘇寧全場景會員體系、與蘇寧的同城配送體系“微倉”打通、上線獨立的到家業務小程序“菜籃子”...蜕變的完全不像一家傳統超市。
而蘇寧小店,也因為接入了家樂福的供應鏈,擁有了更豐富的產品,實現蘇寧的優勢流量和家樂福供應鏈互補。
專心做好“服務體驗”這件事,讓蘇寧線下的服務場景越來越寬。
二是拿下無限場景。
過去,大家對蘇寧的印象是買家電和電子產品的選擇,而經過這些年的自發展和對外併購,蘇寧的業務已經橫跨了電商、物流、商貿百貨等版塊,進入到消費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蘇寧極物
拿這次“雙11”來説,蘇寧易購的“百億補貼”計劃其中的重頭戲,在於覆蓋到了房子、車子等大額商品,包括碧桂園、富力及融創在內的100多個房產品牌都給出了高額折扣。
另外,今年“雙11”蘇寧易購SUPER會員,均可享受到蘇寧易購和萬達電影、肯德基、海底撈、芒果TV及喜茶等一眾品牌送上的聯名福利;所有蘇寧易購SUPER會員每個月都能領取100元生活津貼,領取後立馬到賬,可以在線下全場景消費。
不管是搞定下沉市場,還是拿下無線場景,蘇寧走了兩條全場景融合路線,一條是為線下場景尋找線上流量和訂單,另一條是為線上場景打造全方位的支撐設施。
而對於蘇寧易購平台來説,全場景融合從結果上看是訂單量和質量提升,而從商業層面看,則是實打實的跳出流量困局,降本增效。
服務之最:零售之戰,是一場長期價值戰
關於蘇寧的最後一“最”來自於服務兩個字。 其實蘇寧在誕生之初,就跟傳統國營大賣場的粗放式經營理念不太一樣,為消費者提供包括送貨、安裝、維修、保養等“一條龍”服務,最終立下“服務為本”的標杆。
而這30年,在需求端,蘇寧也始終沒有偏離一個賽道:如何讓用户體驗更好。
比如,“到家”兩個字,蘇寧就下了不少狠功夫。
在上線到家業務後,蘇寧易購還對到家服務的模式進行優化,形成了“30分鐘達”、“一小時達”即時配、“半日達”的多元化服務模式。
屬於社區物流的蘇寧秒達服務,依託全國6000餘蘇寧小店提供3公里範圍半小時、1小時即時配送服務,並逐漸涵蓋快消、咖啡、蛋糕、鮮花等各類社區商業形態。
同樣依託蘇寧小店,“生活幫”則專注於為社區消費者提供“在身邊”的包裹代收代寄、家電清洗、回收、維修等家庭生活一站式服務。
張近東甚至直接放話,要對“到家”持續補貼,補貼不設上限也不設截止時間。
今年一季度,家樂福中國到家業務銷售同比增長570%,用户量同比增長近6倍;今年818期間,家樂福到家訂單履約率超過98%。
跟短期的盈利相比,已經30歲的蘇寧,更多的是考慮長期價值。
舉個例子,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,對幾乎所有線下零售業態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。擁有大量線下門店,數萬線下導購的蘇寧,卻安然度過了危機。
因為蘇寧的產品和服務早已打通全域,能夠無縫對接消費者任何場景下的需求,無論是到店、到家,還是當下最流行的到直播間,蘇寧的解決方案都是平台級的。
結 語:
比爾蓋茨有一句很著名的話,“多數人容易高估兩年內發生的變化,但是會低估十年內發生的變化。”
到今年年末為止,蘇寧成立已經要滿30年了,屬於經歷風浪的巨型企業,比起銷售額和利潤業績,蘇寧更在意長遠的建設。
蘇寧積澱下了供應鏈管理能力,強大的服務能力,以及帶動實體做創新的能力,無論單拎出來哪一個,都有足夠分量回答開篇的問題。
蘇寧,值得被看好。
因為,優質的服務體驗和優良的商品保證,就是蘇寧源源不斷的流量。
特別聲明: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官方集運查詢專欄轉載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。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官方集運查詢專欄的立場,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。(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官方集運查詢@官方集運查詢.com)